时间:2023-10-09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全体日本国民发布了着名的《终战诏书》。绝大多数的日本人第一次从广播当中听到了天皇的声音,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就此宣告结束。
然而,此时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市的一处日军据点里气氛却异常诡异。这里是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一带构筑的着名军事要塞——虎头要塞。
即便是听到了天皇的终战诏书,驻扎在虎头要塞里的日本关东军也并不打算投降。此时,他们已经和对面的苏联红军交战了整整一周,双方各有伤亡。
当苏联红军尝试着向前方的日军喊话要求对方投降时,却遭到了日本关东军的炮击。于是,双方只能继续展开恶战。
这虎头战役的惨烈程度远远超出了双方最初的设想。驻扎在要塞里的几千日本兵被苏联红军的重炮直接打残。甚至有人将虎头要塞称作是二战最后的终结地。
早在1931年,日本侵略者就已经占领了我国的东北三省。因此,当地的日本殖民政府,也开始在中国东北大修防御工事,企图将这里打造成日本在亚洲大陆上的一处军事据点。
由于日军最初的战略设想是在占领中国东北之后继续向北推进占领苏联的远东地区,为了配合所谓的北境战略,日军便开始在中国的黑龙江一带构筑防御工事。
很快,日本殖民政府就将他们贪婪的目光瞄向了今天黑龙江虎林市的虎头镇。日本关东军的工程勘测团发现:虎头镇坐落在乌苏里江沿岸,整体呈现出一个“倒U型”的结构。
如果日军在这里修筑一座要塞的话,便可以将沿岸的几支苏联军队的防御工事尽收眼底。而苏联人则很难发现虎头要塞的位置。
根据幸存者回忆,这些中国劳工每天至少需要工作18个小时,有时候,日本士兵还会对他们肆意殴打,克扣他们本就不多的食物。
经过几年的修筑,累计有数千名中国劳工死在了虎头要塞的工地上。而日本关东军也踏着中国人民的血泪,收获了一座坚固无比的要塞。
根据后来攻占虎头要塞的苏联红军部队统计,整个虎头要塞一共有200多处永备火力点,各处碉堡和工事的墙体厚度甚至达到了惊人的1.5米。
有的碉堡甚至会被分成上中下三层:上层用来放置高射炮,中层用来部署日军常用的山炮,而下层再架上机枪。
如此一来,日军便可以在虎头要塞的周围构建起一道密集地火力网。除此之外,日军还安排了武装舰队日夜在虎头要塞旁边的乌苏里江江面上巡弋警戒。
虽然后来日本关东军放弃了向北进攻苏联的计划,但为了防止苏联对关东军部队发动偷袭,关东军司令部还是在虎头要塞据点里驻扎了超过8000名日本士兵。
而且根据部分被俘的日本士兵交代,当时日本关东军存放在虎头要塞内部的粮食和物资足够一万名日本士兵使用三四个月之久。很显然,从一开始日军就打算利用虎头要塞与苏联红军进行一场长期的攻坚战。
1945年8月8日,苏联政府正式对日宣战。8月9日凌晨,乌苏里江沿岸下起了滂沱大雨。而苏联红军的大部队也趁着这个时机抵达了虎头要塞的外围。一场残酷的大战一触即发。
8月9日凌晨1点30分,苏联红军的第35集团军率先对对面的日军阵地发动了炮击。数万枚炮弹砸在了日军驻扎的山头上,把整个虎头要塞的建筑都炸得摇摇欲坠。
在苏联红军的重炮攻击过后,苏联的坦克部队又在第一时间冲了上去。沿岸的几处日军据点和哨所还没有来得及组织有效地反击,就被苏联红军给攻克了。
到了8月9日下午一点的时候,苏联红军已经打到了虎头要塞附近的山麓中。这个时候要塞里的日本指挥官下令搬出他们事先准备好的秘密武器——一门40厘米口径的巨大榴弹炮。
这门榴弹炮在发射的时候,将周围的几处地区都轰得地动山摇。按照日军的设想,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利用这座榴弹炮击毁乌苏里江对岸的苏联红军据点。
然而,在这次真正的实战当中,这门榴弹炮的准星却突然出现了问题。日军接连开了好几炮也没有击中任何有价值的目标。
反倒是惊天动地的炮声引来了更多的红军部队。但面对着这样的一个“庞然大物”,便是苏联红军引以为傲的T34坦克恐怕也难以招架。
于是,前线的苏联指挥官决定向附近的空军基地请求支援。既然迟迟无法夺下前方的阵地,那就用轰炸机的炮火彻底将其夷为平地!
8月10日,49架伊尔-4轰炸机和50架歼击机从乌苏里江对岸的伊曼军用机场腾空而起。随后,苏联红军的飞机便开始对虎头要塞展开了长达两个小时的狂轰滥炸。
许多关东军士兵被炸得实在受不了,企图冲出工事与苏联红军展开白刃战。可是当他们拼尽全力跑出工事的时候,迎接他们的却是苏联红军的重炮轰击。
在这种双重炮火覆盖打击的局面下,日军所倚仗的大口径榴弹炮很快就变成了废铁。就在这个时候,苏联红军又沿着要塞的烟道和通风口倒入了汽油。
随后,苏联红军只需要轻轻地点一把火,要塞里的日本兵就被烤得哇哇乱叫,剩余的日军部队更是被打得屁滚尿流,只能向山上的制高点集结撤退。
到了8月15日的时候,苏联红军已经攻克了虎头山上的几处主要的日军据点。剩余的日本关东军士兵只能在军官的带领下躲在山洞里负隅顽抗。
还有一些日本兵撤退到了最后一道防线的工事中,准备继续利用这里的重炮和地形优势来抗击苏联红军。
但到了正午时分,苏联红军的阵地上却突然安静了下来。随后,许多日本兵都从对面的广播里听到了日本天皇裕仁宣读终战诏书的声音……
按照苏联红军的设想,对面的日本兵听到了天皇宣读终战诏书的声音应该就会向他们投降了。但对面的日本指挥官却是一批“死硬派”。
这些被军国主义洗脑的日本军官宣称,那些来自天皇的声音都是敌人伪造的迷雾弹。于是,剩余的日军只能砸掉收音机和广播,继续拿起武器同苏联红军对抗。
8月17日,被困在山洞中的日本军官向手底下的关东军士兵下达了“全体玉碎”的命令,一百四十多名日军官兵被立刻炸死在了山洞中,其他的日本兵也大多被苏联红军的炮火歼灭。
8月18日,苏联红军为了减少伤亡,派遣一名被俘的日本兵前往附近的工事里说降那些还在抵抗的日军。
谁知这名日本俘虏却被据点里的日军一刀劈死了。面对着如此凶残的日军部队,苏联红军终于放弃了劝降的想法,开始对前线的日军据点发动最后一轮攻击。
8月24日,苏联红军集中了几十门大炮对日军的据点进行了猛烈轰击。此时,据点里只剩下了70多个日本兵,他们中的一些人还没有来得及拿起武器,就被苏联红军的炮火活活地震死了。
面对如此狼狈的局面,这些日军只能退到地下工事里继续修补武器,以图再次发起抵抗。但这个时候,绝大多数的日军士兵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面对着必输的战局,很多日本兵都不想再继续打下去了。因此,在虎头战役的最后几天里,日军部队的内部也爆发了严重的内讧。这为苏联红军彻底扫平虎头要塞,创造了有利条件。
8月26日,红军再次集结了30门大炮和1000多名士兵,向躲藏在山洞里的几十名日本兵发动了攻击。此时,那些毫无战心的日本兵被苏联红军打得根本不敢冒头。
几十分钟过后,前线的苏联红军就将那几十名日本兵给活捉了。随着这次小规模战斗的结束,虎头要塞战役和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就此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在这次战役中,许多苏联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都带头冲锋在前。他们用身体堵住敌人的机枪口,为后续的战友部队打开了通道。因此,苏联红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
当今天的人们回看虎头战役的历史时,仍然会被苏联红军那种英勇无畏的“国际主义精神”所感动。虎头战役作为真正意义上的“最后一战”也值得被更多的人所铭记和传颂。
尽管战争的炮火已经离我们渐渐远去,但我们依然能够记起那些为了和平献出自己生命的英雄。他们的浩然正气与英勇事迹将会永远与这片土地上的事物凝聚在一起。无论到了什么时候,人民也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不朽功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