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湖南自贸试验区外贸进出口占全省总额的近三成

时间:2023-09-15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13日讯(全媒体记者 卜岚 通讯员 肖海贝 吴晗)今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三周年成果。记者从会上了解到,3年来,湖南自贸试验区开放引领作用加快彰显,截至今年7月,湖南自贸试验区累计引进重大项目327个,总投资5138.61亿元;实现进出口5291.71亿元,占到全省总额的28.73%。

  据介绍,3年来,湖南自贸试验区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打造了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打造国际投资贸易走廊等7个重点领域,深入实施了119项改革试点任务,形成了两批共计84项特色制度创新成果。

  同时,3年新设企业3.4万多家,今年外贸进出口、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占到全省总额的近三成。湖南自贸试验区开放引领作用加快彰显,截至今年7月,湖南自贸试验区累计引进重大项目327个,总投资5138.61亿元;实现进出口5291.71亿元,占到全省总额的28.73%。

  截至今年7月,湖南自贸试验区累计引进重大项目327个,总投资5138.61亿元;实现进出口5291.71亿元,占全省总额28.73%;实际利用外资7.53亿美元,前7月实际利用外资占到全省总量的28.71%。

  国际物流枢纽平台也在加快建设,中欧班列(长沙)2022年发运1020列,开行量位列全国第三,中欧班列南方集结中心初现雏形。长沙航空口岸加快打造中西部地区面向RCEP和非洲国家的航空枢纽门户,先后开通国际货运航线条,恢复了国际客运航线项惠及内河港口的制度成果

  在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方面,岳阳片先后推出42项惠及内河港口的制度成果,其中4项获批国家级试点或典型经验推广,为企业直接降本增效超过1亿元。岳阳片区还打造了10个年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项目,培育年纳税100万元以上企业173家,规划建设了占地5000亩的新型储能材料产业园、华中地区最大的半导体产业园、湘北最大的数字经济总部。

  此外,长沙片区加快打造了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三一重工、中联重科、铁建重工、山河智能等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2022年海外营收分别同比增长47.19%、72.6%、512.04%、68%。培育形成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21家、省级“5G+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6家。三一重工18号工厂、博世长沙工厂入选全球“灯塔工厂”。

  作为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板块,未来长沙重点将如何做?“长沙将用开放性研发平台为科技创新提好级。重点推进“四点一面”建设,即建设以长沙经开区为载体的先进制造业研发中心、以黄花综保区为核心的保税研发中心、以浏阳河为纽带的国际研发总部中心、以中非为主题的涉外研发总部中心,为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赋能增效。”长沙市委常委、自贸区长沙片区党工委书记邱继兴介绍。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