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6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7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国情调研邹平基地”揭牌仪式暨乡村振兴座谈会在邹平黛溪山庄举行。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张翼参加仪式并讲话,并与滨州市副市长、邹平市委书记吕明涛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国情调研邹平基地”揭牌。山东社科院党委书记、院长袁红英致辞,滨州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崔洪凤主持仪式,邹平市委副书记、市长张谦致辞。
张翼在讲话中说,邹平经过多年发展,具备了很多发展名片。希望邹平市在现代化邹平新实践中总结经验,分析好邹平的历史与现实,在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探索、有实践、有成效,与中国社科院结出更多丰硕成果。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形势下,建立国情调研基地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根据党中央指示精神、推动国情调研全面深化而推出的一项重要措施,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也将利用这次邹平基地揭牌契机,深入学习基层的首创精神,发挥好自身作用,坚持实践创新,支持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
袁红英在致辞中指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国情调研邹平基地揭牌仪式是继中国社科院国情调研山东基地成立后,国家高端智库又一次牵手齐鲁大地。邹平是山东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典型代表,是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近年来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国家重大战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在打造乡村振兴县域样板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国情调研邹平基地的成立,一定能够更好发挥国家高端智库和乡村振兴县域样板的双重作用,研创出更多高质量研究成果,总结出更多高质量经验样本。
据悉,邹平的人文传承、发展实践、社科基础让邹平具备了与中国社科院合作的信心。邹平历史悠久,自西汉置县,是着名的齐鲁上九县之一,境内发现的龙山文化遗址,把中国文字史向前推进了800年。邹平人才辈出,口传《尚书》的伏生、魏晋数学家刘徽、北宋名相范仲淹都在这里生活成长。近代大儒梁漱溟,在邹平进行了7年的乡村建设实验,开创了中国近代乡村治理的先河。邹平坚持工业强市,培育了“中国棉纺织名城、中国糖都、中国玉米油之乡、国家高端铝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5张国家级产业名片。2022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057亿元,规上工业营收达到4031亿元,入选中国工业百强县、全国制造业百强县。我们坚持三农优先,高标准农田覆盖率、农业综合机械化率均居山东省县域前列;建设“共富农场”434个、“共富工厂”101个、“共富市场”118个,村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下村全部清零,50万元以上村达到46%,获评全国乡村振兴百佳示范市。邹平强化网络构建,在滨州成立首家县级社科专家委员会,建立起104人的社科普及志愿服务队,完善了社科普及志愿服务地图,构建起“15分钟社科普及服务圈”。强化本土文化研究,形成以伏生文化、范公文化、梁漱溟近现代文化为支撑的三大研究体系;以邹平为样本,起草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指南》在山东省推广。
张谦希望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立足邹平实际,发挥专业优势,围绕课题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创新合作方式,深入挖掘提升,为富强文明新邹平建设提供优质的“智慧方案”。邹平也将立足新起点,加强服务保障,优化学术环境,携手开创“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合作典范,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邹平篇章。
在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民院副院长李原讲话,并对此次调研活动提出要求。邹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郝凯军主持会议,并介绍了邹平市乡村振兴工作情况。长山镇、青阳镇简要介绍乡村振兴工作情况。调研团队专家分别就相关问题和建议与与会人员进行了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