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19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这段时间,杭州初二男生家长黄爸爸为了这个问题很烦心,就在前几天,他和儿子之间为了要不要检查作业这件事,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执。
“我自己不算是要求很严苛的父亲,特别是孩子上了初中,我还会刻意给儿子留一些独处的空间。”本着彼此信任的原则,孩子的作业本他都是大致看一下就直接在家校联系本上签字。
谁曾想,前段时间儿子作业没写完,搞到班主任打电话来提醒。黄爸爸有点生气:“他虽然成绩不拔尖,但学习态度一直是比较端正的,怎么到了初中就像变了个人一样?”
他本想跟儿子好好聊一聊,但孩子一副无所谓的态度,让他怒火中烧,把看不过眼的地方都数落了一遍,还差点动手。最后,儿子怒吼了一句:“我的作业我会负责的,从今天起不需要你来检查!”
到现在,儿子还在跟他较劲。一放学就把书包拿回房间,周末也关着卧室门,写完作业才出来,父子关系一下降到冰点。他无奈地说:“我也不想管得太多,但不检查他就松懈了,初中是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
冷静下来他反思了自己的态度,对青春期的孩子不能强压,他说;“身边很多朋友都劝我想开点,他们的小孩也这样,不能翻书包,不能动书桌,有的还要求锁门。我还是相信儿子的,只是这个信任度该怎么拿捏,我也很想听听其他家庭的应对方法。”
“上了初中我们家就不检查作业了。”王女士的儿子今年上初三了,说到检查作业的事儿,她神情淡定地表示,到了这个阶段学习都要靠自觉,再盯作业就要影响亲子关系了。
“儿子从小比较自律,从小学开始放学回家就会主动写作业。刚开始我和爸爸还会轮流订正,慢慢的他自己会检查,我们更多是看他作业有没有写完整。”王女士说,彻底不检查是从小升初的暑假开始的。
那个暑假她比儿子还焦虑,特别到了开学前,她把儿子的作业一门一门理出来,想看看做得好不好,想给初中老师留下个好印象。她一边检查一边指出很多问题,一会说儿子字写得不好,一会说他规划不合理,有的作业应该早点做。
“这可能把他惹毛了吧。我在餐桌上看作业,他在沙发上打游戏,突然他把电脑一关,走过来把我手上的作业本合起来了。很冷静地对我说,你不要再看了,这是我的隐私!”
“以前他听到不想听的,要么和我吵几句,要么直接扯开话题。这是他第一次坚决地表达:有些事他不想我参与。”王女士说,到今天再想起来那一刻还是记忆犹新,她突然觉得儿子长大了,她很想问问大家:“作业真的属于孩子的隐私吗?”
那天就像一个分水岭,王女士开始调整和儿子的相处方式,用她自己的话,现在遇到问题会像对待同事那样对待儿子,好好商量。“上初中了,很多事情就应该让他自己做主。过多干涉,不一定有利孩子的成长。”
小余在萧山一所初中上二年级,每天晚上他还是会和妈妈一起聊聊学校里发生的有趣事,睡前他会把作业本和家校联系本放在餐桌上。他知道,等父母忙完一天的琐事,还要看一眼他的作业才会休息。
小余妈妈说,检查作业是从小到大的习惯,到了初中她只看一下书写情况,有没有作业遗漏的,“我和他爸爸工作都很忙,要一道道检查起来是不可能的,没有那么多时间,而且初中生的作业已经不是家长想看就看得明白了。”
之所以能和儿子保持良好的沟通,性格爽朗的她直言不讳地说:“初二是个很关键的一年,不能掉队,一掉队就天上地下了。但作为家长干着急也没用,越是关键的时候越是要给他信任和支持。少批评,多鼓励!”
她也会因为学习和小余置气,但从来不跟儿子“硬杠”。有一次小余说不想学了,高中毕业就出去打工,她也没有当场反驳,反而顺着儿子,让他想想以后要从事哪个行业,想好了再一起来讨论高中毕业要怎么适应行业竞争。
她说:“我们这代家长都要朝50岁迈进了,面对工作,面对健康,压力也很大,顾好自己很重要。而且初中生已经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了,让孩子喘口气,相信他会想明白的。”
一名初三男生认为,作业是他的个人物品,他有权力拒绝家长检查。还有书包和房间,没有经过他的同意,家长也不能随便翻动。“我没有藏什么东西,只是想要一点个人空间,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打打游戏,听听歌。我不想生活中只有学习,更不想和家长聊天的话题也只有学习。”
“作业本家长可以看,但日记本绝对不行,这是我的底线。”一名初二女生说,“有些事我不想和任何人讲,也不想寻求别人的共鸣,是我的秘密。就像父母的手机都有密码,他们不会轻易动对方的手机,那为什么要随意动我的东西呢?”
“爸妈检查作业查不到点子上,但一定能挑出毛病来,既然这样不如不看。”初二男生小王很不理解,父母为什么一定要看自己的作业?“老师明明已经批改过了,错的地方我也抄了好几遍,还有专门的错题本,可他们似乎永远不满意,不检查还好,一检查就说我字写得不好,不整洁,搞得我很心烦。如果我回答知道了、知道了,他们就要提高嗓门了,还是不看为妙。”
初中生的作业,家长到底还要不要检查呢?在杭州市江城中学初三班主任李颖老师看来,到初中了,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内容心有余而力不足,学习知识老师搞定,学习态度老师家长一起督促。
“我们一般会和家长沟通,孩子作业定期还是要看一看的,主要关注书写和订正,这个很能体现学习状态和态度。”李老师认为,如果这段时间孩子学习积极性不错,可以减少一些查作业的频率;如果状态比较差,一周多几次。看了不要一味找不好,看到进步的就表扬,及时和老师沟通,看看家校合作能做些什么,让孩子的学习良性循环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