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车主开车时准备拿杯子喝口水,然后手抖第一下没拿到,于是伸手去够,而就在 ta 视线转移的时候,前方有个行人正在过马路。
这不是广告在大开脑洞,也不是什么黑科技,而是如今不少车型都配备的 AEB ( 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 ,自动紧急制动 )功能。
它既然能被当做卖点放在广告里,就说明不是所有车都有这个功能,至少目前在很多十万级别的车上是看不到的。
最近,美国交通部下面的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 ( NHTSA ) 通过了一项提议,拟要求所有乘用车和轻型卡车都必须要有 AEB 功能。
早在 2014 年,欧盟的汽车安全认证机构 Euro-NCAP 就把 AEB 系统纳入了评分体系,新车要是不带 AEB 的,碰撞就别想 5 星。
而在 2019 年,欧盟与日本等 40 个国家达成草案,计划从 2022 年起对所有车型都导入 AEB ,现在正在执行过程中。
我们的 C-NCAP 等评测标准中同样有专门对 AEB 的评价项,并且在 2021 年,国内已经在商用车上开始强制安装 AEB ( 欧美商用车推行更早 )。
AEB 保命的原理并不复杂:车辆利用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感知前方路况,一旦监测到前方有车辆或者行人等危险状况,系统会根据车速和安全距离判断,先给司机警报提示,当距离已经接近极限,如果司机还没有刹车动作就直接刹停。
根据 Euro-NCAP 的研究数据,安装 AEB 的车辆可以将追尾事故减少 38% ,致命撞车事故减少 20-25% ,乘员受伤可能性减少 25-30% 。
AEB 本身包含传感器、刹车控制等一堆零件,一套整上来,少说要大几百,稍微好点的就得一两千。
并且和安全带、安全气囊这些在汽车上已经用了几十年的成熟产品比, AEB 大范围上车还是近十年的事,产业规模不够,成本也更难摊薄。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的数据,2022 年国内市场上,35 万元以上价位车型 AEB 搭载率已经超过 90% ,20 - 35 万区间搭载率也有 70% 以上,然而 10 - 15 万元的搭载率只有 34.95% ,10 万元以下更是只有 2.27% 。
脖子哥自己就遇到过略敏感的 AEB ,本来开着离前面车还有一段距离的,突然车子觉得危险直接刹住,给我吓一跳。
而且不同企业在做的 AEB 路线还有区别,比如说传感器,有的车企是用毫米波雷达,而有的是拿摄像头。
要是 AEB 本应介入但又没及时介入,出了事厂商要不要承担责任?更纠结的是,如果因为它误触刹停,导致别人撞你车了 ( 当然这个几率很小 ),那又该找谁去?
总之,推广 AEB 肯定不是一两天拍板的事。美国虽然先提议了,但到全面落地或许还要三年时间。( 前提是这次顺利通过 )
当然,对于广大车主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开车别分心,大家都稳稳当当地驾驶,咱没必要去挑战 AEB 的极限。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