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14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今年双十一前的直播江湖似乎格外热闹。前有头部主播李佳琦被质疑“涉嫌垄断”、“签署底价协议”等,后有疯狂小杨哥徒弟带货YSL时挤眉弄眼引发舆论热议,相关事件屡次登上网络热搜,引发网友的广泛讨论。虽然仍然有不少疯狂买买买的剁手族,但是诸如“双十一你们买吧,我的手还要留着搬砖”等另类发言也并不少见。
事实上,今年以来有关“反向消费”、“悦己消费”、“消费降级”的讨论并不少见。有人说:“这届年轻人越来越会过日子了”,相比于追求精致,认同“贵即品质”等概念,他们更加追求性价比,注重消费给自己带来的情绪价值。他们不再局限于逛商场、耗费大量时间金钱旅游……相反不花钱的citywalk、性价比超高的夜校等成为一种新选择,他们的消费似乎“降级”了。
然而,“消费降级”并不意味着“生活降级”,“消费降级”后年轻人反而收获了一种更简单的快乐。本期荐书将带来《体验型社会:消费资本主义重启》等11本好书,希望这些书籍能帮助你洞悉消费社会的本质、了解消费的逻辑。
我们为什么正在失去爱的能力?疯狂消费后,欲望为什么始终得不到满足?每个人为什么都成为其他人的敌人?— 齐格蒙特·鲍曼 ,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作者,21世纪伟大的社会学家、思想家之一。
他去世前,曾与瑞士记者彼得•哈夫纳交谈了几天,在他英国利兹的家中,就他毕生的工作进行了四次长谈。在长谈中,他继续描述我们的时代,涉及当前生活的方方面面:爱与亲密关系、身份、工作与休闲、家庭、犹太性、道德、幸福、社会。从“二战”“纳粹大屠杀”到“数字时代”,从“经济危机”到“消费主义与新穷人”,从社会责任到公民权利,从战争阴影到幸福日常,从偶像作家到人格类型……为悬浮在不安全感中的我们这代人提供对自己境况的新认知。他狡黠睿智地描述我们这个流动不居的时代,以及人的境况;从不回避我们这个时代的重大问题,总是努力质疑公认的智慧和常识,让熟悉的东西变得陌生。
在如今的商业环境里,生产制造已不再是难题,难题在于:怎么卖出去?从营销的角度来说,卖货主要就是靠4P中的后两个P:渠道和推广。《营销笔记》讲述了4P中的2P,即产品和定价;《卖货线P,即渠道和推广。小马宋结合20年行业从业经验,以及餐饮、消费、传播领域的咨询实践心得,用大量中国本土成功案例,拆解了企业如何适配渠道以及如何有效推广,将渠道建设和营销推广中常见的渠道创新、品牌经营等方面的问题做出了详尽的阐述,并给出了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法。本书中包含大量为中国读者所熟知的品牌,如古茗奶茶、飞鹤、霸王茶姬、爱玛电动车的营销实践和幕后故事。这本书将经典理论与中国的营销案例结合起来,再用战略高度来概括,为广大读者总结出一套成熟的营销实操方法论。
三浦展所观察到的日本社会的“下流”状态,其最大特征不仅仅是低收入,更在于沟通能力、生活能力、工作意愿、学习意愿、消费意愿等的全面下降,也可以说是“对全盘人生热情低下”。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社会上升通道越来越窄,年轻一代源源不断加入 “下流社会”,社会下沉的拉力愈来愈大,当全球社会纷纷向下流动。
三浦展运用翔实的数据、细密的观察,向我们揭示了工作热情、人生斗志缺失的日本社会的真实动向。当一个社会,上层在逃离,中层在下流,底层在沦陷的时候,国民与企业应该如何因应?国民在反思中,可以更好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企业可以切实分析他们的想法及行为,精准掌握他们的生存状态与价值观,重新拟定各种策略及商业模式。
想象你生活的城市地图上忽然多出来一块空地,规划者邀请有特定背景的人加入,包括你,一起在这块空地上建设议事大厅、居住区、运动场、电影院等设施。大家一起添砖加瓦,几个月间空地变成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社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申请加入。几年后,随着涌入人群一波接一波而来,规划者提议社区建设新空间,迎合新人群、新需求。你和其他初代居民反对,认为这会破坏社区氛围,但规划者不再理会你们的想法。你发现自己陷入了两难:留下,无法参与决定社区的未来;搬走,带不走你在社区里熟识的邻里、你给社区贡献的东西。
这是真实发生在互联网近二十年里的事,互联网像遭遇士绅化的老城区,变得更加便捷、光鲜但缺乏多样性,有明确优先服务的人群,极端重视利润而轻视社群,急着把最初搭建社区但已不再贡献最多利润的人群扫地出门。本书以美国为例,记录这个过程怎样发生,它的实质危害如何,以及网民可以如何行动。
日本是我国的近邻,中日两国在文化层面有着很多的相似性。“第四消费时代”是日本知名社会观察家三浦展先生在2012年时提出的概念,当时在日本社会引发了热议。随后,这一概念也被引入国内,受到国内媒体、学者和企业家群体的广泛关注。实际上,回首中国消费社会的发展,我们仅用了30多年的时间就走过了日本110年的消费社会的发展历程,只不过,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四个消费时代的特征在不同地域是同时存在的。如今,中国进入了关键的转型期,绿色发展和共同富裕的目标所倡导的思想与第四消费社会所内涵的环保、共享、去中心化、重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连接的理念不谋而合。
在《第四消费时代》(十年纪念版)中,三浦展先生还特别增加了疫情对于消费社会演进变化的影响和趋势分析,新的消费社会形态或许正在孕育中。本书所研究的社会消费形态的演变规律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无论对于国家层面的战略转型,还是企业对于市场变化的把握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是一本财经专家与青年教师携手,为Z世代(1995—2009年间出生)青年人度身定制的理财书。全书从最常见的价格、货币入手,通过对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回顾、分析和畅想,启发读者的金融思维;详解移动互联时代生活中各种与理财相关的问题,帮助树立适合自己的金钱观与消费观;阐释常见的投资理财的渠道及费用、收益与风险,帮助掌握理财的基本原理;最后从人生规划的角度,剖析诸如打工还是创业、买房还是租房、该买哪些保险等年轻人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
为什么人人都偏爱真迹?为什么真实故事比虚构故事更能吸引人?如何找对适合你的伴侣?超受欢迎的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布卢姆通过这一经典力作,为我们揭示了带给人类快乐的事物背后的秘密,以及左右人类好恶的根本原因。
布卢姆基于认知科学、社会和发展心理学、进化学、语言学、神学和哲学领域的全新研究,向我们揭开了一个颠覆性的真相:人类的快乐是有深度的,我们对事物的兴趣并不局限于表象,还与事物的本质或本质属性有关。比如,我们愿意花高价买下名人穿过的衬衫,不自觉地认为昂贵的红酒更好喝,连孩子也会毫不犹豫地拒绝自己心爱玩具的复制品,这都是事物的内在本质在起作用,而我们都是本质主义者,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会影响我们从中获得的快乐,并决定我们做出何种决策和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是一个自我的时代,也是一个没有自我的时代。从某个角度看,这是一个自我实现大获成功的时代, 一个人类成为崇拜对象和价值观终极来源的时代。然而,从相反的角度看,我们目睹了自我的毁灭。我们生活在一个忙于寻找归属感的世界中,作为消费社会的公民,我们永远在获得满足的路上,而永远不会真正获得满足。当代资本主义不再只是要求我们购买物品,还要求我们购买体验。
作者斯蒂芬·迈尔斯分析了消费、工作、旅游、社交媒体等多个领域,探讨了消费文化如何殖民“体验”,揭示了“体验型社会”的内核在意识形态和心理社会层面存在的冲突。本书是对体验型经济的批判性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日益精巧的日常渗透。
你是否也有过感觉被卡住的时候:也许是不太顺利的职场生涯,让你想去更多地自我实现?也许是阴霾笼罩的原生家庭,让你很想摆脱父母的束缚?也许是不堪回首的情感经历,让你渴望彻底走出?也许是令人纠结的两难选择,让你无法如愿前行?在这样的环境里,人的心智也会亦步亦趋。如果环境是狭隘的、低阶的、固执的、黑暗的、痛苦的,那么人的心智也会在不知不觉间发生与之类似的变化。
而当一个人不只被环境禁锢,还被自己的心智禁锢时,他就会成为真正的“囚徒”。怎么办?唯有心智觉醒,提升、拓展、延伸心智的维度,方能破局。本书融合东西方哲学、心理学、教练的科学、神经语言程序学、成人发展理论、天赋优势理论等各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论,助你从高度、广度和长度三个维度实现心智升维。
经济问题和经济现象早已渗透每一个人的生活,如果你希望深入理解经济行为背后的原理,但找不到适合入门的书,这本前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教授的书特别合适。作者王福重曾在央财、北大等高校教经济学30年,本书依托于王福重教授在30年教学生涯中积累的讲义,用深入浅出的风格系统的阐释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同时这本书案例丰富,用通俗的语言为读者解释: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从博弈论来看,田忌赛马和空城计为什么不太可能?工资是什么因素决定的?如何合理乘飞机?婚姻的本质是经济,如何自保?宇宙的尽头是编制?通过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打破我们以往的错误认知,帮助我们更好的生活。
本书叙述了在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中,消费的理念是如何以自己的方式演变的历史,以及它对社会多个方面的重要影响和之后的发展趋势。本书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明末中国开始写起,论述了全球三大消费模式。之后,特伦特曼追溯了贸易和帝国对全球消费和品位的影响,咖啡、烟草、印度棉花和中国瓷器等以前充满异国情调的商品征服了世界,并探索了人们对于家居、时尚服饰和便利性日益增长的需求,这些需求改变了私人和公共生活。
作者详尽的描述表明,消费实际上是一种真正的国际现象,有着悠久、多样化的丰富历史,同时要比我们想象的更具有积极的作用,比如19世纪和20世纪带来了百货商店、信用卡和广告营销,但也带来了道德购物者的崛起、新一代人的身份和最终亚洲消费的复兴。作者着眼于现在和未来,对我们不懈追求更多的物质享受这一全球挑战提出了长远的看法。这部着作兼有专业精妙的学术研究和引人入胜的叙述技巧,呈现了在过去数个世纪,那些诱惑我们并且丰富和动摇了我们生活的商品史诗般的历史。